作者|陈招贵
一、前言
|Preface
八戒和沙僧的战斗,象征修行中的内心斗争。八戒本身代表欲望,而沙僧象征更深的业力或执念。八戒几次挑战失败,说明单靠力量或欲望无法克服深层的业障,需要更高层次的力量——观音的弟子木叉带来的法力和指点,才能收服沙僧。这隐喻在人生中,面对深重困难时,需要智慧和外在的帮助,不能只靠蛮力。
二、启示
|Lesson
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,它告诉我们,制度戒律是有局限性的,制度如同八戒,通过规则约束行为,如考勤、KPI,但无法直接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或创新动力。严格的流程管控有时也会抑制创造力,导致合规但低效。
企业中的“沙僧式问题”其实是路径依赖,如传统业务难以转型,各自为政或抗拒变,这些问题需超越制度层面,从认知层面来解决。包括愿景驱动和如“木叉护法”的外部智慧介入,通过价值观替代强制约束。谷歌提出的Don't be evil“不作恶”的文化准则,比单纯的数据监管更能规范员工行为。
对管理者,尤其是高层,需要领导力觉醒,需成为“觉悟者”,如果仅扮演“监督者”,肯定难以应对复杂问题,到了新的发展阶段,需升级为变革型领导者,通过共情、赋能激发团队潜力。
三、总结
|Conclusion
总结一句话:规矩保底,文化封顶,老板带头,团队配齐,打不过就摇人